新医改的执行,使得风靡一时的“平价”概念难以继续。零售药店忍痛失去了药品的大部分市场。
为了生存零售药店被迫调整进行产品结构,谋求多元化转型。再加上时下“大健康”概念的兴起也契合了药店“多元化经营”的转型趋势。于是药店的货架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非药品,零售药店俨然变成“可以售药的便利店”。
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2009年上半年非药品类产品所占份额继续加大。2008年竞争力百强连锁企业的数据分析表明:药店的保健品、药妆、器械等平均销售比例占23.47%。
在欧美等国,非药品占零售药店销售额的比重更大。但是在我国药店行业,却不是这种状况。药妆曾被零售药店行业寄予厚望,被当作连锁药店盈利模式的不二之选。但现实却给了我们沉重一击,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药店成功的拷贝了这种模式。
此外,家用医疗器械的销售正出现快速的增长,但是大多数零售药店并没有从中获得太多的市场份额。并且也将面临家用医疗器械专营店的强力竞争。由于整个保健品行业正遭遇诚信危机,零售药店销售保健品的增长也面临困难。
面对政策的影响,众多单体药店的生存显得更加困难,抱团自然成为一种抗风险的方式。去年,由单体药店或者小型连锁药店组成的众多联盟出现井喷之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药店数量达38万家,其中单体店占57%,但只占药品零售额的21%。
联盟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
基本药物零差率,小区卫生机构增多等所有这些冲击,对零售终端来说是一种危机。联盟是顺应时势,是一种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新一代药店模式。
除了“多元化经营”之外,还可以寻求“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旦托管成功,基本药物目录内品种即使不赚钱,也可赚取人气和政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