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具和
陶瓷密不可分,茶具在我国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后,陶制茶具就逐渐为瓷制茶具所代替。其中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白瓷茶具白如凝脂、浑然一色,最具自然天成的情趣。看似朴实,平淡无奇,却极具诱人的魅力,早在唐代就有“假
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
装饰。到了元代,景德镇烧制的白瓷最为著名,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丰富并且工艺精湛。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深受喜爱。除景德镇生产外,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也都各具特色。
青瓷茶具以浙江龙泉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晋代,浙江越窑、瓯窑已具规模。到唐代越窑青瓷更是形成独立的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南青北白”相对峙的局面,即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然而,在唐代最受人们青睐的还是越窑青瓷,这在陆羽的《茶经》一书中可略见一斑。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
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闻名中外。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成为重要出口商品。16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入法国,它青翠欲滴的釉色,使法国人惊叹不已。时逢名剧《牧羊女》风靡巴黎,风趣的巴黎人认为,只有剧中主角雪拉同的青袍堪与龙泉青瓷媲美,于是把龙泉青瓷称为“雪拉同”,沿用至今。现在,浙江龙泉青瓷茶具不断有新品问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落于明清。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生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
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茶具最为引人注目;所谓“青花”一般是指应用“钴”原料在胎上描绘,然后施加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青白相映,幽靓苍翠,与我国传统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恬静舒适、赏心悦目的感觉,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青花瓷器到明代已经成为景德镇陶瓷的主要产品,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冠绝全国。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进入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这些成功之作,不仅供宫廷使用和在全国内销售,而且远销海外各国,至今成为海外各国古代艺术品中的珍宝。人们饮茶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青花茶具的迅速发展,现在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云南的玉溪,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也均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