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茶师一只手托着10多副茶碗,三件套的盖碗茶茶碗在手上呈倒挂金钩状,而另一只手还提着一只铜壶,缕缕热气从壶嘴冒出。掺茶师手中的盖碗茶三件套尽管有几公斤,但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茶客间,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娴熟地将茶碗“撒”在桌上,摆碗、掺茶、盖碗,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一个掺茶师,以如此娴熟的技艺将人们对成都的感觉翻印成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如千年积淀下来的生活方式一样沉淀于老照片泛黄的纹路中。老成都民俗研究家袁庭栋说,“这就是民俗文化。”成都盖碗茶特有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曾经,掺茶师带着这门技艺游走国内外,让盖碗茶、让成都名扬四海。
然而,盖碗茶掺茶技艺如今却面临失传的危险,袁庭栋对此深表忧虑,“没有人学,这个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消失。”
盖碗茶艺难道真的面临失传?专家的忧虑让记者决定去寻访“最后的掺茶师”。
一种行为艺术
鹤鸣茶社·最后的掺茶师
是袁庭栋先生为记者提供了线索,他说,要找“最后的掺茶师”,去人民公园鹤鸣茶社,他是那里的老员工。7月23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鹤鸣茶社。
尽管是早上,但露天的茶社里仍旧坐了不少老茶客。被称为“最后掺茶师”的吴登方仍在这里上班,他身着一件白色工作服,有客人落座,便一手提铜壶一手拿茶碗来到客人桌前,就在茶碗“撒”下的瞬间,从铜壶嘴里倾出的开水已经将茶泡好,接着他用无名指轻轻一勾,茶碗的盖子顺着碗的边沿优雅地滑上来,将茶碗盖好。
“就是这勾茶盖的一个动作,就吸引了不少人!”吴登方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去年有几个广东和北京的客人,专门到成都感受正宗的盖碗茶,虽然喝的是10块钱一杯的,但他们说,光看我勾茶盖这一个动作,就值5元钱!”
吴登方并非自吹自擂,他的同事对记者说,很多外地游客到成都,感受盖碗茶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喝茶是一回事,重要的是要看到掺茶师拿碗、提壶、掺茶、吼堂这整个过程。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感受到成都民俗文化魅力。
吴登方是被大家公认的盖碗茶艺最好的,他的同事都叫他为师傅,“师傅的盖碗茶技术算得上极致,在成都无人能敌。
吴登方的超群技艺是经过20多年锤炼出来的。他告诉记者,他是盖碗茶世家,他的父亲12岁就进
茶馆当学徒,一直干到60岁退休,他的技艺大部分是从父亲手中学来的。1979年,下乡归来的他进入父亲服务了一辈子的鹤鸣茶社,而且很快就成为盖碗茶艺第一高手,和父辈一样,吴登方用他的盖碗茶技,把成都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喝茶的生活方式演绎成一种行为艺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儿子吴科军从部队退役后,又进入鹤鸣茶社。
尽管吴科军期望传承父辈的技艺,但现实与他的期望已经存在差距,“这种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吴科军对记者说。
两种文化碰撞
辉煌与黯淡·盖碗茶艺被革新
吴登方今年58岁。记者注意到,他在为客人掺茶的时候,拿碗和提壶的手在微微颤抖。民俗家袁庭栋为吴登方愈发颤抖的手担忧,“他颤抖的手让他的盖碗茶艺在减退。”
国内外的人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向往、对成都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盖碗茶技艺的表演。从上世纪90年代起,盖碗茶艺被发掘出来,成都因此而名噪海内外。吴登方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1991年9月,国家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技艺的艺人赴墨尔本表演,他们找到的有民俗文化节目京剧、京韵大鼓等等,但他们认为必须在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成都找一个。文化部派出相关专家来到成都时,吴登方正接受本地电视台邀请,在文化宫拍摄盖碗茶、川戏座唱、名
小吃“成都三绝”。专家晚上从电视上看到这条新闻后,当即被盖碗茶艺所折服,连夜找到吴登方,让他现场示范,当时他一只手拿了20套茶具,专家立马拍板,“这个最能代表成都民俗文化!”。一个月后,民俗文化表演组抵达墨尔本,盖碗茶艺居然成了这次民俗文化展示的重头戏。“我表演了8场,那些外国观众都站起来看,掌声都震聋了耳朵!”吴登方说。
此后,国内媒体像赶趟儿般追到成都拍摄,吴登方上了台湾的电视、香港的电视,随之上了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上了人民日报。后来,韩国、日本的电视台也尾随来访,从1991年到1998年,成都因盖碗茶名噪海内外。
然而就在吴登方频频“露脸”的过程中,盖碗茶艺却在几乎不为人知的变化中逐渐“缩水”。首先是追求简便工作方式让盖碗茶茶艺受到挑战,如今喝茶,掺茶师先为客人泡好以后就会放一个开水瓶在桌前,掺茶师不用反复跑堂,因而吼堂这个程序也被省去了,同时省去的还有收茶碗时掺茶师类似杂耍的技术完成。其次是盖碗茶具由原来的铜、铝制品变成了烧制品,掺茶师无法一次拿8套以上,因此再也没有“倒挂金钩”这样的技术展现。
变革让掺茶成了没有技术可言的简单劳动,掺茶师这个职业似乎并没有存在的价值。
但吴科军却告诉记者,盖碗茶艺走向暗淡的重要原因并非存在于技术层面,那又是什么呢?
在历史光环下
表象与精髓·民俗文化的传承困惑
鹤鸣茶社成立于1923年,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茶馆之一,它与北京的老舍茶馆齐名,并被收入我国的大百科全书。民俗专家称,鹤鸣茶社在全国的地位如此之高,完全是基于它是成都民俗文化的高度浓缩,而盖碗茶艺则是成都茶文化的精髓。袁庭栋对记者说,传承民俗文化,“就是要抓住精髓。”
吴科军今年34岁,退役后之所以继承父业,就是看中茶艺中透露出来的地域文化气息,他一度满怀信心,希望在鹤鸣茶社把盖碗茶艺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全下来。但现实与他的想法产生冲突。他告诉记者,如今的鹤鸣茶社采用的是承包制,“每两年一个承包期,两年过后再通过类似于竞标方式争夺经营权。”他称,今年年初,包括他父亲在内的15个老职工共同将茶社承包下来。那些懂得盖碗茶艺的老师傅都在鹤鸣茶社,吴科军相信这里才是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最佳环境,“之前遭到变革的东西可以让它复古,主要是人,以及他们本身具有的盖碗茶技术。”可他不无忧虑地说,因为都可以参与竞争鹤鸣茶社的经营权,那些盖碗茶艺的老师傅极有可能落选,“鹤鸣茶社至多也就是一个单纯喝茶的地方,包括我父亲在内的掺茶师傅的技能将被束之高阁。”
吴科军的意思非常明显:保护掺茶师,让他们的技能有用武之地,才能让盖碗茶艺得到继承。他的观点在专家口中得到了印证。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季富政是乡土建筑专家,他从事的工作也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他告诉记者:“什么是民俗文化?当我们面对世代相传承袭下来的特殊技艺时,会发现这些东西的背后的光环,这个光环便是历史。”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见鹤鸣茶社正在修缮,古建筑风格的茶社将于今年9月启用,据称,届时,鹤鸣茶社内将出现很多浮雕,展示成都传统茶文化以及老成都生活方式。对于这次修缮,公园管理处邓泽忠主任告诉记者,“首先是解决安全隐患;其次是改善外部环境,让鹤鸣茶社的建筑与公园其他建筑统一;第三才是更好地反映传统的茶文化。”
在民俗家袁庭栋看来,无论建筑采用怎样的方式复古,这些都是表象,“就茶文化来说,它的精髓更多的是体现在掺茶师的行为中,它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贯穿于茶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主心骨,是这个民俗文化的内核。他对记者说,在继承民俗文化过程中,很多人只注重表象,而忽视了精髓的传承。
民俗文化资本
丢失与捡拾·企业眼中的茶艺
昨天中午,记者再次来到吴登方老人的家。要看到完全正宗的盖碗茶艺表演,只有在他家有条件,因为他保存了20多套老茶具,这些茶具伴随他走遍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某些地方,“现在你们在鹤鸣茶社看到的,只是部分。”即便是部分,已是难能可贵了。成都有3000多家茶馆,至今采用传统茶技来享受盖碗茶的,只有3家茶馆,除了鹤鸣茶社外,还有皇城老妈和顺兴老茶馆。在这些地方,也无人能将盖碗茶艺演绎到吴登方之前那种“登峰造极”的境界。
今年成都举办“非遗节”,吴登方老人受邀表演了盖碗茶艺,不过他只能拿12副茶具了。新加坡作家尤今前不久到成都采访,对吴登方的盖碗茶艺惊叹有加。尽管外界如此看重成都盖碗茶艺,但在内部,技艺的传承依然是个问题,除了他的儿子以及鹤鸣茶社的同事外,没有人前来拜师学艺,因此吴科军也忧心忡忡:“没有传承条件和平台,盖碗茶艺就将消失了。”他告诉记者,对他来说,如果将来承包不了鹤鸣茶社,父亲退休,他也可能因生计所迫去其他行当谋求职业,从而放弃这门技术。
如今的吴登方老人,每天只上半天班,晚上7点,他会准时来到位于二环路南段的皇城老妈,以掺茶师的身份出现在茶馆中。被人疑为即将丢失的盖碗茶茶艺,被皇城老妈捡拾起来,吴登方的技艺因而可以多一个地方发挥。皇城老妈的总经理助理林衡告诉记者,他们7年前开业的时候就将吴登方聘请为掺茶师,“他的盖碗茶技术非常符合皇城老妈的定位,川西民居风格、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他说,在那里,吴登方每天也就上1个小时的班,在遇到客人有看茶艺表演的需求时,老人便耍上两手,往往让外地游客惊叹。
皇城老妈看重民俗文化,如今,它已经不仅仅是个吃
火锅或者喝茶的地方,因其民俗文化氛围浓厚,对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来说,它已经是个旅游胜地。民俗家袁庭栋解释说,“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力量。”他认为,继承并放大民俗文化的内核,才能很好地将“民俗文化资源变成民俗文化资本”,为成都的文化旅游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