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在大多数人心里,国学就是一群孩子读背《弟子规》,《三字经》而已。但“国学”不仅于此,它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那么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国学?
国学的学习从孩子们开始,这点毋庸置疑。但国学不限于启蒙读物,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增强民族自信心。读书只是一个开始,让孩子们从浅显的文字中先明白中国文化的伟大,从而感染身边的人,父母、家人、乃至社会上的每个人。
国学包括绘画艺术。与西洋重色彩,重写实风格的油画相比。中国的国画更注重的是意境与内涵,所谓水墨丹青,是中国画常见的色彩,并不复杂的颜色,用一切融于一钩一勒之中,通过写意的方式,展现出画面以外的情趣感情。这是西方绘画难以实现的。
汉服是中国历史以汉代为代表的民族服装。现在的汉服与几千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虽然无法重现当年手工的韵味,但不可否认,即便是改良版的汉服,也依然能彰显出中国人对美的鉴赏水平,君子卓尔不群,淑女温文尔雅。
中国讲究尊师重道。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于拜师看对相当隆重。古代对拜师礼仪有着相当规范的要求。学生要给老师送六礼束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国学包容广阔,不仅有儒家学问,还有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等。统称为百家学说。历史上贯穿统治理念的以儒家为表,道家为修,法家为刑。其中道家经典理论就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但凡历代做学问者,除了四书五经,必读书就包括《道德经》。
礼仪也是国学组成部分。见什么样的人行什么礼,说什么样的客套话都有着严谨的体系。很多人受清朝辫子戏的影响,以为见面都是磕头,必称“奴才”那都是大错特错。国学礼仪讲究的是对等,磕头只是特殊场合才使用的大礼。
中国汉字是四大古文字唯一流传至今,还在继续使用的。与其他国家所采用的字母文字,中国文字表意象形。于是延伸出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这是中国的文字文化。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变成一种优美的视觉艺术。
古人以诗词抒情,在没有流行歌的古代,人们给诗文谱曲,形成一种特有的歌曲,乐府诗。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字的读音也在不断变化,没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文字的优雅即便放在当下,那种玲珑清澈的优雅依然让人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茶文化是国学中一个重要范畴。和日本的茶道不同,中国的茶文化并不注重繁琐的形式主义,日本只学到了茶文化肤浅的形式,当中国发明了先进的茶叶烘焙技术后,很快就放弃了煮茶,使用更为简单的泡茶。而茶字的文字结构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上面为草,中间为人,下面为木。人从自然而来,又终将回归自然而去。
请填写留言或根据意向选择下列快捷留言
负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与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