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牌开始了吗?
据说,目前净水行业有四千多家企业,但其中销售能达到20亿的主要仅为几家直销企业,而且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产品卖得贵;即若行业龙头老大沁园,去年也只做了十几个亿。因此,可以这么说,行业中没有很突出的品牌。
在XX市XX镇(其他地方也有呵),那里很多都是生产净水器的家庭作坊,一楼是仓库,二楼是车间,三楼住家人,全家成企业,企业就是家。这样的“工厂”,如何能保证产品质量?又为何能长期生存?这是因为净水器生产门槛太低,在那里什么配件都能买到,只要组装一下,就是净水器,典型的“螺丝刀工厂”。而且他们一般不办卫生许可批件,有的甚至偷税漏税,因此生产成本比正规大企业要低得多,虽然产量不大,销售额也不高,但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呢!所以,虽然净水行业搞了三十年,依然是企业群雄争纷,市场乱象横生。而纵观其他家电行业,刚开始也是这样品牌繁多,有几百甚至几千个生产企业,但十来年后,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了大多数企业,最后只剩下少数几个大品牌。那么,对净水行业,为什么长期处于品牌繁多、市场杂乱的状态呢?
这是由于,一方面生产净水器入门门槛低,设备简单(号称“螺丝刀工厂”),零配件随处能买到,谁都可以组装和生产;另一方面,净水器生产的市场空间大和利润空间大,因此,给予了这些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以很大的生存空间。三十年来,净水行业始终没有洗牌,不管大企业、小微企业,还是非法生产的家庭作坊,除了极少数例外,一般都活得下去,有的还过得挺好。而这次市场萧条、严冬到来,生产净水器的中小企业、家庭作坊,日子都不好过,很有可能会淘汰一大批,而能挺住能留下的企业,往往都是大企业、知名品牌。
严冬来了,使人感到阵阵寒意,难免有些老残病弱,抵御不住严寒的侵袭,被迫离开人世。同样,严酷的市场环境,必然会迫使部分企业活不下去,被迫关、停、并、转。大浪淘沙,也并非全是坏事。就如自然界的生物进化一样,优胜劣汰,才能使物种进化和健康发展;总体来说,净水器市场这二年增速大幅减缓,更突出地显示出行业的产能过剩(很多企业的生产线空着)。部分企业的转移、退场、出局、倒下,才能使留下的少数企业做大做强。虽然很残酷,但却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这次,人们真的要问:洗牌开始了吗?
二、做大做强,才能抵御严寒
对付严冬,“抱团取暖”,如:并购、相互参股、战略合作,……,无疑是个好方法,联合才是力量。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如遇狂风巨浪,小船很容易翻船,被巨浪吞没;而万吨巨轮,生存概率则无疑要大得多;如是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则安如泰山。做大做强,才能抵御严寒,才能安渡严冬。
净水行业中的的联合,早就在进行中。目前联合的形式更是多样,不仅有并购,还有其他各种方式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净水行业中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都在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伙伴,力求通过并购、相互参股、战略合作,做大做强,在群雄争纷的混乱局面中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净水行业的巨人寡头。
中国有句古话,云:“宁作鸡头,不做凤尾”。对一个企业老板来说,过去当老板,习惯于指挥别人;现在企业卖了,如果留在企业当伙计,听别人指挥,难免不习惯;如果离开企业,另谋生路,一方面对净水行业深有感情,依依不舍;另一方面,重新学艺,从头开始,谈何容易!所以,企业间的联合、并购,在中国始终是个难题。现在,国家提出“合伙人制度”,这种形式,无论是对年轻人的创业,还是对企业间的联合,无疑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抵御严寒;只有进行企业间的并购、相互参股、战略合作,留下几个大企业、形成几个知名品牌,并最终进入资本市场,通过上市,筹集更多的资金,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严酷的市场环境对每个净水企业都是严酷的考验,对净水行业也是寒酷的考验!净水行业只有进行洗牌,通过淘汰部分企业,通过企业间的并购、相互参股、战略合作,特别是强强联合,形成几个净水大集团,造就几个净水知名品牌,净水行业才能做大做强,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下一篇:中小型城市开中小型美容院加盟好吗
请填写留言或根据意向选择下列快捷留言
负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与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