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理论认为,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等不同的类型。许多人都习惯于对号入座地把自己的颈椎病与书本里的某一个类型机械地划上等号,而根本看不到各型之间的关系,看不到此病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关系。殊不知,颈椎病的发生是一个由轻到重危及不同的组织、产生不同症状的过程。那么颈椎病患者该如何进行对症改善康复呢?(文章作者微信:wjz666an)
改善重点一:站姿、坐姿对改善颈椎病的重要程度
正确的坐姿实际上是正确站姿与走姿的延伸,应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腰部挺直,双肩依然后展,工作间隙应经常随呼吸做自自然然的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应抬头后仰休息片刻,使头、颈、肩、胸处在一种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状态,并尽量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倾或后仰。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可经常用椅背顶住后腰稍作休息。还要特别提醒有头部偏左或偏右写作习惯的人应注意纠“偏”,如一时改不过来,每隔一小段时间就缓缓转动头部片刻以消除“偏颈”状态导致的肌肉疲劳。
改善重点二:“米”字操 活动颈椎
“米”字操 方式是以头为“笔”,按以下顺序反复书写“米”字: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画一横,头回到正位;再写一竖,头颈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头回正位;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头回到正位,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头回正位,头颈尽量向右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画一撇,头颈回到正位;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画一捺,恢复头颈正位。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每日做1~2次,以感觉头、颈、肩轻快和舒适为度。
改善重点三:深层颈屈肌训练1
将弹力带放在后脑勺位置,双手抓紧两端,保持视线水平做收下巴动作,每组做10次,重复4到5组。
改善重点四:深层颈屈肌训练2
用后脑勺将网球压在墙上,注意要收下巴,保持视线水平,慢慢将头部转向一侧,不要让网球掉下来,然后再转向另一侧,左右算一次做8到10次,重复4到5组。
改善重点五:抬高显示器
把电脑显示屏的位置抬高几公分,或者给电脑显示屏垫了几本厚书,这样就把以前的低头动作改为抬头,从源头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同时,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坐姿,多站起来活动活动,转动一下脑袋。
总之,仅仅采用对症改善的方法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抑制疾病的发展。近年来,颈椎病的保守改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手术改善却一直停留在这种“对症改善”阶段,可想而知,其结果肯定是颈椎病的反复发作、逐渐恶化。
请填写留言或根据意向选择下列快捷留言
负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与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降低投资风险。